他,是班級語文朗讀的領讀人。
他,是學校的“寫字之星”“學習之星”“寫作之星”“最具潛能之星”。
他,是海拉爾區“三好學生”。
他,在全國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題教育“紅旗飄飄,引我成長”讀書活動中,榮獲征文比賽二等獎。
他叫聞煜焜,是海拉爾區新農村小學五年級的學生。
自入學以來,聞煜焜同學努力做到勤奮好學、全面發展。他是一名少先隊員,胸前鮮艷的紅領巾,讓他從小在心中種下了愛黨、愛祖國的種子。在同學眼中,他是活潑開朗、積極向上的陽光男孩;在老師眼中,他是品學兼優、尊師重禮的優秀學生;在父母眼中,他是愛好廣泛、勤勞孝順的貼心“小黃香”……他宛如一株在黨的陽光照耀下茁壯成長的小樹苗。
堅韌不拔,學習路上不畏困難
勤懇踏實、孜孜不倦是聞煜焜對待學習的一貫作風。入學至今,聞煜焜同學的學習成績在班級始終名列前茅,并以自己認真學習的態度帶動其他同學。他經常在班會課上演講,發表自己的觀點,用自己的言語打動他人,用自己的思想感染他人,傳遞真善美正能量。他的笑容是真誠的,溫暖了每一個同學的心,大家都因他的存在而幸福。
以書為友,興趣愛好不斷拓展
要問聞煜焜同學最喜歡的東西是什么?他一定會脫口而出——書。從兒童文學到世界名著,從科普知識到詩歌散文,聞煜焜同學無一不愛。無論何時何地,只要給他一本書,他會立刻安靜下來細細品讀。讀書讓他積累了科學知識、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嘗到了甘甜,并由此練就了寫作和演講口才的能力。聞煜焜同學還非常的熱愛歷史,他妙語連珠,會將平淡的歷史講得生動有趣,在他的影響下,身邊的小伙伴也愛上了歷史,愛上了讀書。閱讀讓聞煜焜同學筆耕不輟地構筑自己的“作家夢”。圖書館、房間里、青草地,都是他作文創作的小天地。別看年紀小,聞煜焜同學多次在區、校征文比賽中獲獎。他還自創詩歌十幾首,原創作文數十篇,經常獲得周圍同學和老師們的夸贊。
孝親敬老、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聞煜焜是一個孝親敬老的孩子。他在很小的時候,就很聽話、懂事。爸爸媽媽要是不舒服了,他總是關切地詢問:“還難受嗎?用吃藥嗎?要看醫生嗎?”上學后,如果老師獎勵他一塊糖,他會放兜里說:“回家給媽媽吃!”
媽媽沒有工作,在聞煜焜9歲時,媽媽身患腦梗,留下了明顯的后遺癥,半身行動不便,手腳不好使,于是他就主動承擔起很多家務,除了平時自己的衣物自己洗、幫父母洗衣服、打掃衛生……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之外,還每天給媽媽梳頭洗腳、做足底按摩、捏捏肩捶捶背,更找機會向在外地求學的姐姐學習做飯,自己做飯給父母吃,一心想著減輕爸爸媽媽的負擔。
三年級時,學校組織學生去山上的采摘園學習,當他看到人參果后,想起了《西游記》里所說的“吃了人參果,可以長壽”這句話。于是,他對老師說:“老師,能給我媽媽摘一個嗎?我想讓媽媽長壽!”事后,老師感動地對媽媽說:“你的兒子,時時刻刻把你記掛在心里!”按照醫生的囑咐,媽媽需要保持鍛煉,所以每天放學后,只要天氣允許,他就陪著媽媽散步,體貼地攙著媽媽的手臂,興致勃勃地給媽媽講學到的知識和在學校發生的故事,跟媽媽一起分享趣事,逗媽媽開心。每當媽媽走累了的時候,他總是停下腳步,深情地看著媽媽,心疼地說上一聲:“歇一會兒吧!媽!”在生活中主動照顧媽媽,在他看來早已經是習以為常的小事了。
他的體貼照顧讓媽媽倍感欣慰,在多年休養中,身體康復了很多,但還需要常年吃藥,一次媽媽吃藥后過敏了,發起高燒,當時只有他一人在家,可把他嚇壞了,然而他很快冷靜下來,利用自己積累的知識,趕忙找來毛巾,盛上涼水,給媽媽降溫。毛巾熱了,他就再用冷水浸濕,一遍又一遍地用毛巾給媽媽擦著額頭、臉頰、手臂,一直堅持到夜里十點多鐘。當媽媽的體溫降下來后,他高興地跳起來,大聲說:“媽媽好了!媽媽好了!”媽媽感動得熱淚直流,動情地說:“媽媽真是三生有幸,得到你這樣的好兒子!”在確認媽媽沒有大礙之后,他才帶著一身疲憊放心地睡下。
聞煜焜的爸爸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樸實能干,承擔了家里全部的農務勞動,他常常在爸爸勞作一天后,給爸爸端來一盆洗腳水,讓爸爸解解乏,給爸爸按按摩。他總說:“我長大了,就讓我來照顧爸爸媽媽吧!”爸爸媽媽為能有這樣體貼、懂事、孝順的好兒子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孝親敬老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他身上得以傳承和發揚,他就是這樣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從每一件事中學習做人、錘煉品行!
身小志堅,富有家國情懷
他不僅仁義至孝,而且身小志堅,富有家國情懷?!袄衔崂弦约叭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曾在一篇作文《我的理想》中寫到,我的理想是成為一名軍人。聞煜焜給自己確定了人生的目標:當一名軍人!樹立了“你不站崗、我不站崗,誰來保衛祖國?誰來保衛家?”的責任擔當意識。平時,他就以軍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不怕苦不怕累,班級里有什么需要出力的事都沖鋒在前,培養自己不怕犧牲、勇于奉獻的品質,以備呼應祖國的召喚,將來承擔光榮的使命。
聞煜焜同學在學校里堪稱學生們的楷模,胸懷理想、品學兼優、勤奮好學、樂觀向上,是一名新時代的好少年!
呼倫貝爾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 主辦 蒙ICP備18005025號-1
copyright (c) 2018-2022 呼倫貝爾文明網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者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