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來到呼倫貝爾文明網!

    持續創新,讓“國風熱”一直熱下去
    發表時間:2022-03-18 22:09:00 來源:hlbe

    回顧近年綜藝節目,“國風”已成為一個觸發熒屏高光時刻的“開關”。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憑借《國家寶藏》《典籍里的中國》等節目厚積薄發,掀起綜藝熒屏的文博熱;河南衛視通過“中國節日”系列的爆火,從地級衛視隊列里強勢突圍;廣東衛視穩扎穩打,精心耕耘四季的原創IP《國樂大典》一路創新迭代、熱度不減;今年春晚里舞蹈詩劇《只此青綠》選段以一抹穿越千年的青綠撥動了觀眾的心弦,迅速刷屏社交網絡……(3月15日《光明日報》)

      當下,我國綜藝節目及各類晚會中涌動著濃濃的“國風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獲得了觀眾的廣泛認可和喜愛,已成為一個觸發熒屏高光時刻的“開關”和新的“流量密碼”。

      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的發展歷程,其中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規范,孕育了優秀的傳統文化。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根脈。當今,傳統文化正迎來一個繁榮發展的黃金期,國人對民族文化的認同與自信顯著提升,令人欣喜。如何把優秀傳統文化成果轉化好、發展好?如今文娛節目和活動中的“國風熱”,無疑是成功的探索實踐,有著積極的啟示意義和價值。

      引發“國風熱”的主要方式有三:吸引青年群體讓文物“潮”起來;還原歷史場景讓文物“活”起來;利用新技術讓文物“動”起來?!俺薄笔悄贻p態,“活”是真實感,“動”是互動性。比如通過關注傳承傳統技藝的故宮匠人,運用貼近生活的拍攝手法,成功呈現出傳統文化所特有的美學價值;融合戲劇、影視、文化訪談等手法,追根溯源、旁征博引,探尋上下五千年中華文明。節目制作上各具創意,表達上各有創新,是這些綜藝類文化產品的突出優點。觀眾的熱情“圍觀”和沉浸式生動體驗,在喚醒歷史記憶的同時,也產生文化認同和情感共鳴。

      對于如何開發利用更多載體和場景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如何吸引更多青年群體加入到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傳播中去,則需要更新理念和思維,以開放積極的姿態,從傳統中發掘與時代接軌的內容。著力之處應當緊隨時代,貼近公眾,走進生活。借助互聯網的力量,運用市場化手段,搭乘數字經濟快車,通過文學、動漫、影視、音樂、游戲等多元創意形態,讓優秀傳統文化走進現代生活,潤物無聲地融入尋常百姓家,被公眾特別是青年群體接受和傳播,就會從“破圈”到“出圈”、從“活”起來到“火”起來,從而完成傳統與現代的有效對話、文化與現實的有機對接。

      文化的力量是巨大而深刻的,當代青年不僅從優秀傳統文化中獲得知識養分、精神力量和審美能力的提升,也自覺擔當起了傳統文化接力的時代重任。當優秀傳統文化惠澤更多當代青年,被越來越多的當代青年熱愛和傳播,主動承擔起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使命,中華文化血脈就會生生不息、代代傳續。(王志軍)


    網報系統
    微信
    回頂部
    狠狠狠狠躁夜夜躁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