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以來,市生態環境局以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為目標,以大氣污染、水污染防治等為重點,全力打好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并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在文明城市創建中的示范引領作用,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和包聯共建工作。創新宣傳方式,不斷提升市民的生態文明意識,積極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態環境保護大格局,為文明城市創建貢獻環保力量。
抓實環境治理
多措并舉創優美生態環境
大氣污染防治方面,按照國家、自治區相關要求,我市同步印發了《關于持續開展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作通知》《關于完善我市2021年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的通知》《關于加強秸稈禁燒管控工作的通知》等指導性文件,及時落實和推動全市各項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持續開展燃煤鍋爐排查工作,保持建成區內散煤燃燒治理高壓態勢,進一步鞏固了散煤治理成效,各旗市區均完成建成區內10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排查工作,截至目前,未發現新增及復燒燃煤現象。同時,我市通過集中供熱、供氣或鍋爐升級改造等方式,逐步完善建成區周邊及工業園區燃煤鍋爐替代工作。
▲ 市生態環境局在生態環境宣教展廳開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紀念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活動
水污染防治方面,市生態環境局不斷提升旗市區級監測站對飲用水水源水質常規指標的監測能力,按照國家規定的飲用水水質監測要求,開展飲用水源地水質常規監測工作和全分析監測,定期開展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狀況評估。據了解,我市近三年未發生飲用水安全事故。市政府批復的向陽裕鎮等32個新增、調整水源地正在按照相關規范化建設技術要求進行建設。阿榮旗、陳旗、鄂倫春旗、莫旗啟動了城鎮水源地調整工作,其他城鎮水源地基本完成規范化建設工作。
宣傳環保理念
傳遞生態文明正能量
2021年以來,市生態環境局累計在新聞媒體發布稿件42篇、市政府網站發布信息79條、局網站發布信息131條、微信公眾號發布信息1286條、官方微博發布信息597條。以紀念“6·5”世界環境日為契機,舉辦“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保護環境攜手同行”主題宣傳活動。工作人員現場向群眾講解了垃圾分類知識以及生產生活中的環保常識,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吉祥物“小山”“小水”為市民發放環保知識宣傳手冊,企業工作人員為市民講解家庭安全用電、如何節能節電、煤炭清潔能源、“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等知識,營造了全民參與環保的良好氛圍。組織開展了“環保公益林”“關愛母親河”等多項環保志愿服務活動,以實際行動引領廣大居民群眾提高生態保護意識,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
▲ 市生態環境局組織開展愛護母親河志愿服務活動
推進包聯共建
合力共建幸福社區
市生態環境局深入包聯社區進行實地調研,認領民生項目。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包聯社區建立“我幫你”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點。去年,組織黨員志愿者服務隊開展生態文明宣講和環境衛生整治志愿服務6次,發放宣傳資料,進一步強化群眾的生態環境意識,引導廣大居民群眾愛護生態環境,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黨員干部深入4個包聯社區,對所轄26棟樓及社區周邊進行26次社區服務,參與文明交通疏導20余次,以實際行動踐行了政治強、能吃苦、能奉獻的精神。
▲ 市生態環境局在海拉爾區海聯社區整治環境衛生
下一步,市生態環境局將治理與監管相結合,從重點突破到全面攻堅,持續加大環境治理力度,依法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確保環境質量再提升。宣傳與服務相配套。充分發揮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作用,常態化開展生態環境志愿服務活動,厚植綠色環保理念,推進生活方式綠色化。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堅持生態惠民、環保利民,不斷增強廣大市民對美好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增添綠色動力。
呼倫貝爾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 主辦 蒙ICP備18005025號-1
copyright (c) 2018-2022 呼倫貝爾文明網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者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