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燦爛的鄂溫克,悠然恬靜的伊敏河,在內蒙古大興安嶺深處鄂溫克族自治旗,檢魂旗幟在這里迎風飄揚,莊嚴的檢察院群星璀璨,數輩檢察人秉承著忠誠、尚法、包容、堅韌的檢察精神,將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的主題代代相傳,在維護平安鄂溫克、法治鄂溫克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筑起了鄂溫克檢察的金色盾牌,捍衛著“立檢為公、執法為民”的錚錚誓言,鑄就起鄂檢人的精神文明大廈。
近年來,鄂溫克族自治旗人民檢察院以全區“文明單位標兵”為起點,在“講政治,強素能,樹形象,出精品,爭模范”的工作總目標指引下,以人民為中心,服務大局,將文明單位創建與檢察事業發展緊密結合,精神文明建設猶如溫暖和煦的春風,吹入每一位干警的心田,洗禮著每一位干警的靈魂,成為推動該院各項檢察工作創新發展的強大力量,不斷引領檢察工作邁上新臺階。
夯實基礎司法為民 檢察榜樣凝聚力量
“學所以益才也,礪所以致刃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善于向先進典型學習”。榜樣是一面鏡子、一面旗幟,向榜樣學習,是找到差距、查擺不足,明晰努力方向的工作方法,更是增強定力、保持清醒,堅定信仰信念的必修課程。
鄂溫克族自治旗人民檢察院僅有的2名能夠熟練使用漢語、蒙古語、鄂溫克語、達翰爾語四種語言辦理案件、服務群眾的檢察官之一——敖云,是內蒙古自治區檢察機關蒙漢雙語人才庫的成員,公認的蒙古語法律詞匯專家。2017年,敖云被任命為伊敏蘇木巴音塔拉嘎查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她牢記囑托,把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真情、真心幫扶貧困牧民群眾,被牧民們親切地稱作鄂溫克草原上的“烏娜吉”(鄂溫克語意為“女兒”)。2019年,敖云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十佳法治人物”,其事跡先后被最高檢、檢察日報、法治日報等各級檢察機關和多家媒體宣傳報道。
2020年春節,面臨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敖云主動中斷休假,迅速回到嘎查,駐守在防疫一線,與嘎查兩委和黨員們一起構筑起基層疫情防控的堅固堡壘。一回到嘎查,敖云和嘎查兩委成員就行動起來,成立了應對疫情防控三級網格體系,敖云在內的6名網格員,負責巴音塔拉嘎查134戶278人的疫情防控工作。為有效遏制疫情的蔓延,敖云帶領嘎查兩委成員在巴音塔拉嘎查饅頭山腳下,用活動板房搭建起了“疫情防控登記點”,將進出嘎查唯一的一條路給“堵住”了。敖云和嘎查兩委成員們24小時輪流值守,嚴格登記進出嘎查人員及車輛,避免疫情傳染,確保牧民群眾健康安全。2020年敖云被評為呼倫貝爾市先進工作者。
旗檢察院以此為契機,深入開展向敖云同志學習的活動,先后開展多場英模教育宣講會,以身邊事引領身邊人,讓全體干警學有榜樣、行有示范,共同樹立鄂溫克檢察的良好形象。近年來,鄂溫克族自治旗檢察院堅持把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納入全院總體工作目標,建立“檢察長負總責、分管領導各司其職、政治部具體負責、各部門分工協作、全體干警共同參與”的創建工作格局,制定創建規劃、明確創建措施、落實創建責任,積極探索創建活動的新思路新方法,使創建活動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有創造性,有力推動創建活動的健康持續發展。
機關文化展示形象 志愿服務傳遞風尚
走進鄂溫克族自治旗人民檢察院,在樓道、功能用房、辦公室內,隨處可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傳統美德、黨建文化及檢察業務工作相關的宣傳展板。2022年初,為進一步推進基層檢察院文化建設,發揮檢察文化的引導、激勵、凝聚作用,我院結合檢察職責,全面更新走廊文化內容,主樓每一層都覆蓋不同的文化主題,精心打造了涵蓋“忠、昂、韌、馳、聚、正”六個字為主題的機關文化。在走廊左右兩側墻面上,采用藝術表現手法,懸掛了涵蓋四大檢察、民族團結、反腐倡廉、傳統美德等宣傳內容,配以綠植等文化設施,著力營造整潔、莊嚴、素雅的辦公環境和濃郁的檢察文化氛圍,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方式提高干警的檢察文化理念。
近年來,旗檢察院在完善基礎設施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有限空間,系統布局文化場景。先后建成了黨員活動中心、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辦公室、榮展室、電子圖書閱覽室、法警體能訓練中心和干警身心減壓室,保證全院檢察干警全面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擁有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保持健康向上的文化格調,以飽滿的精力投身于檢察工作中。
為大力弘揚雷鋒精神,普及志愿服務理念,推動學雷鋒活動深入持續開展,鄂溫克族自治旗人民檢察院以雷鋒紀念日為契機,成立學雷鋒志愿服務隊,積極參加鄂溫克族自治旗舉辦的志愿服務活動。堅持開展志愿者公益活動,舉辦趣味運動會、助力文明城市志愿服務主題活動、干警書畫展、無償獻血等活動,開展慰問空巢老人、關愛留守兒童等公益活動,為留守兒童、困難群眾捐款捐衣捐物,組織黨員為“新冠”疫情捐款。切實把“文化育檢”理念轉化為全體干警的思想自覺和行為習慣,使干警傳播文明風尚、熱心公益事業成為自覺行動。同時,大力加強網絡文明傳播,建立網絡文明傳播微信群和網評群,及時轉發、點評中國文明網官方微博。
戰“疫”一線檢徽閃亮 眾志成城書寫擔當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鄂溫克族自治旗檢察院在旗委、旗政府和上級檢察機關的領導下,充分發揮黨的核心作用和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檢察干警在包聯小區新區嘉苑小區、鄂溫克族自治旗政府家屬樓疫情防控站、巴鎮平安樓疫情防控站、伊敏蘇木巴音塔拉嘎查疫情防控站、頤和溫泉酒店疫情防控集中隔離區聯防聯控工作中當先鋒、做表率,守初心、履使命,發揚了檢察機關萬眾一心、團結互助,和衷共濟、迎難而上的精神,凝聚了抗擊疫情的磅礴力量。
“他恪盡職守,嚴格律己,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到了不平凡的事跡,為我們打贏抗疫攻堅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就是黨培養出的好干部,人民需要的好公仆......” 2021年冬天,零下二十幾度的天氣中,疫情防控攻堅戰又一次在滿洲里打響,整個呼倫貝爾市都進入了緊急狀態,市民們嚴格做到少出門、少聚集、錯峰出行。卻有這樣一群人,為了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而嚴陣以待,堅定逆行,從清晨到夜幕,從深夜到黎明,24小時輪番“堅守”。這其中,就有鄂溫克族自治旗檢察院的干警張勐,他是第三檢察部的一名檢察技術人員,有著豐富防疫經驗。11月末,根據鄂溫克族自治旗疫情防控指揮部的統一部署安排,張勐第一時間到達集中隔離酒店開展防疫工作,這也是他的第六次“出征”,受命擔任賽音塔拉集中隔離酒店組長一職。?因為有著豐富的隔離酒店防疫工作實戰“經驗”,身為組長的張勐成了整個賽音塔拉隔離酒店的防疫“頂梁柱”,從工作人員安排調度到協調各方推進防疫工作,從迎接隔離人員測溫入住到安撫隔離人員情緒,從掌握隔離人員的情況和需求到溝通醫療垃圾和生活垃圾的清運,事無巨細,件件上心,張勐同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隔離人員充分感受到檢察溫暖。
立足職能打造精品、民族團結守護邊疆
民族團結工作是內蒙古的品牌,是黨的民族自治政策在內蒙古的生動實踐。鄂溫克族自治旗檢察院繼承民族團結光榮傳統,始終把維護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穩定、和諧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將檢察工作融于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融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不斷推進“四語+檢察”(“四語”指漢語、蒙古語、鄂溫克語、達斡爾語)深度融合,充分發揮監督職能,拓展司法為民渠道,全力推進平安鄂溫克、法治鄂溫克建設,維護民族團結,守護邊疆穩固。
鄂溫克族自治旗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的42.3%,鄂溫克族自治旗檢察院立足邊疆民族地區實際,組建民族語言文字辦案組在依法懲治犯罪、守護綠色呼倫貝爾、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等方面,切實發揮“四種語言+檢察辦案”優勢,為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該院辦理的多起案件先后被評為全區精品案件、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十大典型案例、內蒙古檢察機關野生動物資源保護十大典型案例、內蒙古檢察機關虛假訴訟民事監督典型案例以及內蒙古檢察機關刑事執行檢察部門涉疫情防控糾正違法及檢察建議典型案例,切實維護國家和公眾合法權益。
同時,鄂溫克族自治旗檢察院還開通了以漢語為主,蒙語、鄂溫克語、達斡爾語為輔的“四種語言”法律咨詢服務熱線,及時妥善解決牧民群眾反映的問題,將“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承諾做實做細。為筑牢社會和諧穩定的根基,更好地回應牧民群眾的法律訴求,“四語”檢察官深入牧區變“坐等接訪”為“主動約訪”“帶案下訪”,“零距離”傾聽群眾心聲、與群眾溝通交流,答疑解惑,用高效、便捷的服務滿足牧民群眾的司法需求,真正打通為民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深入推動國家司法救助工作,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司法理念,確保案件在檢察環節實現“應救盡救”“應救即救”,解決困難群眾的燃眉之急,真正讓人民群眾尤其是弱勢群體,在檢察機關辦案中感受到了司法關懷和司法溫度。
近年來,鄂溫克族自治旗檢察院認真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全面加強檢察聽證工作要求,充分發揮檢察聽證在推動法治建設、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化解矛盾糾紛、助推社會治理、保障公平正義方面的作用,特別是通過簡易公開聽證,強化調查核實和對話交流的作用,在化解爭議、息訴罷訪的同時促進人民群眾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的形成,努力實現“三個效果”有機統一,真正做到司法為民,確保案結事了人和,檢察聽證工作優秀做法在2021年全國第三屆新時代檢察論壇上進行了典型發言,獲得了與會代表的高度肯定。
時代更迭,使命不變,鄂溫克族自治旗檢察院將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文明單位創建工作,持續深化、鞏固文明創建成果,將文明理念、創建意識貫穿于檢察工作的始終,在落實中推進,在鞏固中提高,在創新中發展,切實維護居牧民合法權益,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構筑祖國北疆安全穩固屏障貢獻檢察力量?。ɡ钷耐?/span>
呼倫貝爾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 主辦 蒙ICP備18005025號-1
copyright (c) 2018-2022 呼倫貝爾文明網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者建立鏡像